发布时间:2021-03-10 16:55:41
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,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。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,扩大阅读面,增加阅读量,提倡多读书、好读书、读好书、读整本的书,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。
为能更好地贯彻新课标要求,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,共建书香校园,益阳万源学校九年级组围绕“做书香教师”、 “育书香少年”、“建书香班级“开展活动。
做书香教师
“读书,读书,再读书——教师的素养就取决于此。“苏霍姆林斯基说。为了适应时代对学习型人才的需求,九年级组响应学部提出的“终身学习,持续成长”号召,开展读书学习活动。
1.在读书中反思
学校的发展依靠教师来推动和实现,“办好学校,教师第一”。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“保鲜剂”,教师的成长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。教师要学会在学习中成长,在反思中感悟,要有意愿和能力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探究,实现自我发展。我校教师坚持求真与求实,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,在反思中成长,书写精彩的人生。
2.提高读书素养
教师素养的内涵很丰富,包含素质、人格、礼仪、健康和习惯等。我校购买了大批共读书籍,如《六项精进》《苏东坡传》等,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自身修养,“读名著、拜名师、游名胜”的“三名”策略,不失为一个好方法,这可以帮助教师从中汲取经验,提升教育智慧。教师要有读书的习惯,从书中学,在工作中学,在反思中学,每年进行教师优秀读书笔记评选,让写作为教师成长“助推”,努力提高教师的读书素养。
3.让校园绽放书香
莎士比亚说:“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,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。”让师生多读书、读好书,书香定会绽放在校园,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,滋润着校园里每一师生的心田。可以想象,教师在午饭后散步到图书馆,和孩子们共同畅游在书海,这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。我校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,校园里的每一处风景都见证师生读书的热情,校园处处散发书籍的芳香。
4.提升阅读品位
教师通过读书可以聆听大师们的教诲,饱餐大师们的智慧。读好书犹如指路明灯,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,点亮了心中的希望。品读一部部饱含着人文理想的教育著作,享受着营养丰盛的“教育大餐”,仿佛走进一个个智慧的世界,让精神食粮滋补我们的心田。
建书香班级
1.班级的图书角
从七年级开始,我就在班级里成立了一个图书角,让每个孩子为班级捐一本书,虽然图书角里只有55本书,但是我经常从中选择故事介绍给大家,让他们对书产生兴趣,愿意翻看。过一学期再换55本,不仅能让孩子们有新书阅读,最关键的是想为他们创设一个读书的环境,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,哪怕课间、午休、晚自习完成作业后随意翻来。
2.学生的借书卡
八年级开始,学校就给每个学生做了一张借书卡,我还在班级里任命了两位图书管理员,安排了借阅书籍以及还书的时间、方法,每本捐的书右上角上贴着捐书者的学号,方便管理员在书卡上做记录。在学期结束时,我们可以根据书卡上的记录统计谁借阅的书本最多、谁捐出的书最受大家欢迎,这些爱看书的孩子、会看书的孩子都会受到嘉奖。小小的一本借书登记卡成了孩子们爱书的见证。
育书香少年
1.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
最是书香能致远,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分享活动,小组分工做PPT,录视频、配乐等等。带给孩子智慧、勇气、希望、热情和信心,让孩子们变得明智、深刻、善辩,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。
2.阅读时间
一本书借阅时间为一至两星期,学校里看不完完全可以带回家看,延伸至课外的阅读扩充了学生的阅读时间,这样算来,一个学生一学期应该至少可以阅读五本以上的书籍,定量阅读就是积少成多、聚沙成塔的过程。
3.阅读方法
在阅读中,不要孤立地把阅读和其他语言训练分割开来,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,中午的阅读时间我会让孩子们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,把语文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这样才能使学生读书的能力真正提高。
著名诗人臧克家说“读一本好书,就像交了一个益友。”从不同的书籍里,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不同的一个角落。我们每个人的自然生命有限,可阅读是无限的,从书籍里看大千世界,体悟人生哲理,并将书本里面学到的哲理运用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上,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美好。